北京:以城市更新激活城市节水基因-新华网
2025 05/12 08:47:25
来源:新华网

北京:以城市更新激活城市节水基因

字体:

  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田晨旭)节水器具演示、学生创意节水绘画作品展览、节水趣味实验……11日,北京市在海淀区清河畔的“清河之洲”启动第34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现场通过知识展板、趣味游戏等活动展示北京水情、清河两岸整治提升和“清河之洲”城市更新前后变化等内容,传递节水护水理念,引导市民争当节水卫士。

  2025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4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围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激活城市节水基因”开展。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近年来,北京通过滨水空间更新改造、海绵城市建设、节水器具更换等措施一体化推进城市节水,把人水和谐、节约集约的要求贯穿和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增强了全社会参与节水行动的意识。

    图为工作人员在为市民演示节水器具。(新华社记者田晨旭摄)

  被誉为“海淀金腰带”的清河原本是一条“两面光”河道,仅能满足防洪排水和简单的居民散步功能,水生态状况比较差。为此,海淀利用城市更新机遇启动了清河两岸提升行动计划。“清水之洲”便是最先推动建设并建成开放的区域之一。

  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张士军介绍,在建设过程中,园区选择乔木、灌木为主体的多层次绿化,减少了耗水的草坪比例,减少水资源消耗。植被配置中,优先选择耐旱乡土植物,降低灌溉需求。同时,清河再生水厂、肖家河再生水厂等再生水厂为营造水系景观、绿地浇灌系统提供了水源支撑,大幅降低了市政用水压力。“如今的‘清河之洲’不仅升级为一条蓝绿融合、林水相依的滨水绿廊,也成为了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节水的优秀案例。”

图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内的下凹式绿地。(新华社记者田晨旭摄)

  在位于北京市五道口附近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北京市海淀区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车建国为记者讲述了另一种节水智慧。车建国介绍,现代城市地面普遍做了硬化处理,面对降雨时不仅排水防涝压力大,来之不易的雨水资源也白白浪费了。为了实现“把雨水尽量留在公园内”的目标,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调蓄池等设施,增强雨水渗透和蓄存能力。

  以调蓄池为例,当遇到短时间强降雨并引发周边区域排水压力骤增时,建设于公园地下的调蓄池会迅速发挥“海绵”吸纳作用,暂存过量雨水。待雨势趋缓,储存雨水将缓慢排出,有效降低公园及周边区域内涝风险,提升整体排水标准与防洪能力。“另一方面,调蓄池收集的雨水经净化处理后,可通过喷灌系统直接用于公园植被灌溉,替代自来水使用,减少新鲜水资源消耗。”车建国说。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王宏博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稳步推动供排水等骨干工程建设,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扩大再生水利用,推广居民户内节水器具换装,城市节水能力与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纠错】 【责任编辑:周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