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田晨旭)因干旱、少雨,外来沙尘天气多发,春季是北京一年中扬尘问题较为突出的季节。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5年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已于近日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水务、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七部门联动,将全领域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城市洁净度。
据了解,专项治理主要针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裸地扬尘和外来沙尘造成的二次扬尘污染,延续有效机制、补齐薄弱环节,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进行优化细化,力争取得进一步突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施工安全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岳杰介绍,今年北京继续推广全密闭施工,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有序推广基坑气膜等先进技术。“基坑气膜是北京针对工地扬尘治理探索的一项有益举措,从2023年10月第一个基坑气膜落地西城区开始,北京已经陆续在15个项目中使用。”岳杰表示,项目从启动到完工都在气膜里实施完成,把施工产生的扬尘和噪声“罩”住,能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道路扬尘方面,北京市将继续开展平原地区道路尘负荷监测,并对监测数值较高的道路开展复测、公示,追溯扬尘污染产生根源,加强周边扬尘源治理,推动解决道路遗撒、路面破损等带来的道路扬尘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大“冲扫洗收”组合工艺作业覆盖面,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做好沙尘过后道路的清扫保洁,减少二次扬尘污染,切实提升各类道路洁净度。
此外,北京今年还更加注重绿化过程的技术指导,开展裸地生态治理和林下植被种植。对短期无建设或利用计划的裸地通过硬化、绿化等方式减少扬尘污染。在全面加强施工工地、重点场站、大街小巷、裸露地块等各领域扬尘管控基础上,北京还将推动重点地区建设扬尘精细治理示范区。示范区内要全面推广应用全密闭施工技术,居住区装修垃圾清运鼓励使用全密闭新能源智能箱车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道路、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力度。
“扬尘问题点多面广,涉及领域广泛,近年来,各建筑施工、运输、消纳等从业单位凝聚共识、合力攻坚,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刘龑说。此外,鼓励施工工地、场站在做好扬尘污染治理的同时,优先使用新能源渣土车、搅拌车,纯电动、氢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以首善标准打造绿色施工样板,助力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