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妇联评选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称号,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也发布了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名单,市直机关推荐的60名个人、38个集体获得殊荣。为宣传先进、树立榜样,激励机关广大妇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陆续推出巾帼榜样事迹,本期一起走近市级榜样。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王莹
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络保障处
四级调研员
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完成了中央重要会议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大兴调研之风,不断探索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党务和工会工作。
王珊珊
北京市人民防空通信保障中心
副研究员
在人防指挥信息化领域辛勤耕耘了20年,建设了北京市民防图像信息管理平台项目、完成了2015年至2024年京津冀人防跨区联合支援通信演练和防空警报试鸣、编制了《北京民防图像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指南》,先后被授予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杨勖
北京市信访办公室来访接待处
副处长
在群众来访接待一线工作十八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2620人次,“治重化积”三年攻坚交办督办111件重复访,长期参与重点时期和重大活动期间保障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平安北京建设贡献了巾帼力量。
薛晶晶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人事处
一级主任科员
政治素质好,始终以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财务、人事、工会等多岗位工作,工作踏实,勤学善思,每个岗位都能出色履职。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得到领导同事的广泛认可。
郭丽敏
北京市医保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长期工作在服务群众一线,从无到有建立工作队伍、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主动治理,推动形成了全市医保系统高效协同工作合力,创造了医保行业接诉即办成绩全市排名第一的工作佳绩,促进了首都医保治理水平提升。
李梦楠
北京市重点站区综合事务中心
北京西站地区分中心
保障科副科长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理念,实地探查1800余个不同点位,精准定位78个信号盲点,织补搭建100余个通信天线,积极协调通信企业追加部署6台应急保障车辆,彻底解决了市民旅客在西站地区手机应用受限的突出问题,经验成果在各站区广泛推广。
涂梦娜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
轨道二处二级主任科员
思想坚定、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冬奥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地铁3号线一期高质量开通,有效推动朝阳站交通枢纽和周边路网、朝阳站东广场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同步投用,切实提升了旅客出行的便捷、舒适度。
梁雁
北京市政协
中山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圆满完成多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构建信息化系统,改进机关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打造委员履职良好环境,服务机关干部职工。累计顺利完成各类活动上千场次,服务受益达数十万人次。
牛英慧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三级高级检察官
从检22年始终在一线办案岗位,共办理刑事案件1000余件,无一错案,缠访缠诉案件息诉率在80%以上,对判决提出抗诉改判率100%。多项办案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或固化为制度规范,在全国和北京市各项业务竞赛中多次获奖。
卢楠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勇挑重担,成功办理多起在全国本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锐意创新,追求高质效履职,工作业绩获高度认可;甘于奉献,研发多项培训课程,带领年轻干警干事创业;胸怀大局,广泛赴首都金融单位开展风险防范宣讲。
段晓雁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
四级高级检察官
22年来,深耕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多起案件获评全国、全市典型案例;实质性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服务老字号传承和科技创新发展;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全国一等奖;在点滴工作中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铿锵誓言。
杨夏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未审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
首批入额法官,办案5000余件,获评“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建立未成年人成长回访机制、罪错少年心理疏导机制。出具首份离婚证明书、家庭教育指导令,与市妇联共建“普法驿站”“反家暴维权中心”。
方伯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门诊部副主任兼神经康复中心副主任
从事神经病学专业工作20余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主参编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 余篇。创新实现帕金森病系统性治疗方法,开拓了非药物无创物理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新方向,为国家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
国潇冉
共青团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一级调研员
扎根青年工作,凭借坚定信念与出色才能收获诸多认可。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中勇挑重担,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口支援及港澳台侨交流合作等方面默默耕耘。发起成立市青联女性成长学院,汇聚“她”力量,持续谱写新时代巾帼华章。
乔林碧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规划发展部部长
推动完成市委《北京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三年改革任务,深入履行科协组织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职责,组织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冬奥建言献策,推动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人大立法、政协协商等工作。
宋颖
北京市文联北京戏剧家协会四级调研员
组织策划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北京影偶艺术周等活动,创办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参与制作“回天”主题话剧《喜相逢》、海峡两岸主题话剧《寻味》、中法合作影偶剧《星鱼》、经典话剧《老舍五则》等。
付晓旭
北京市残疾人维权服务中心维权科职员
始终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五年来,累计为万名残疾人解决康复、就业、出行等急难愁盼问题,经她指导、办理的两万多件工单,始终保持“零差错”“零差评”的记录。
朱昱宣
北京市社科联社科发展研究中心职员
发挥业务骨干作用,用心用情服务社科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青年社科人才队伍发展情况,牵头“北京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项目成果丰硕,得到首都社科界的广泛赞誉,为首都社科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