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侠克)全面推广首批8类慢性病长处方病种及用药清单,线上预约就诊率达92.2%,181项检验项目、300项检查结果互认……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2024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以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服务人民健康为主线,积极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全方位全周期维护群众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徐长顺介绍,2024年北京市“三医”协同机制更加稳固,32项支持医药创新政策全面落实,首批8类慢性病长处方病种及用药清单广泛推广,“三医”信息化28个场景38项任务有序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全面覆盖,线上预约就诊率高达92.2%。
在服务“四个中心”建设方面,2024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疏解,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4个项目顺利开诊,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等地区新增床位2900余张,国际医疗服务不断优化。此外,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正式开诊,京津冀三地共建115个医联体,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914家。对口支援和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新增3个京蒙协作重点专科,医疗卫生援外工作高标准实施。
徐长顺介绍,2024年北京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年度基层卫生健康主要发展指标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人口健康服务持续优化,推动托育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托位总数达6.7万余个,普惠托位增至3.1万余个,母婴、老年健康服务进一步加强。
据介绍,2024年北京市还建成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域的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网络,实现2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全人群、全区域、长跨度”监测。发挥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作用,有效应对重点传染病周期性波动。与此同时,医疗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全系统全年累计参与896起紧急医学救援处置,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
徐长顺表示,2025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不断完善“三医”信息化顶层设计,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扩大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加强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管理。同时,还将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优化普惠托育服务,推进妇幼、老年健康服务提升,建设生育友好医院及儿童友好医院,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
此外,还将持续完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风险研判等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健康公益服务。
“2025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持续为首都人民的健康福祉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推动健康北京建设迈向新高度。”徐长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