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沃土,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地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从总量看,北京地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2024年,北京辖内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信贷总量保持平稳增长。1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三季度末高0.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月平均增速为9.0%,新增人民币贷款6706.7亿元。
从结构看,北京地区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从成本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行,2024年,人民银行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在北京,科技企业和绿色企业获得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更便捷的融资渠道,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金融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获得老年人称赞,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试点应用遍地开花……2024年,企业和居民获得感满满,离不开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领域的成效。例如养老金融方面,北京推动金融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北京地区银行网点现金服务、自助设备适老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99%、88%。
会上披露,科技金融方面,今年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将联动相关部门在风险分担补偿、政务数据共享、融资服务对接、行业知识培训等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支持;绿色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和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
普惠金融方面,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首贷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养老金融方面,相关部门将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金融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带动全市商业银行搭建老年人支付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数字金融方面,本市将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支持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和金融服务温度。(记者 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