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鲁畅
改革大局,始于谋划部署,成于落地见效。新年伊始,各地各部门明确2025年工作思路,锚定深化改革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收官战。但近年来,一些“名为对标对表,实则机械教条”的“复读机式落实”成为阻碍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的堵点。
例如,有地方执行政策“粗线条”,根据省级文件制定的市级医改文件中,换了个抬头和落款,主体内容几乎照搬;有媒体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乡村旅游政策,在资金扶持、土地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细化措施,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还有学者指出,国家层面出台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在地方缺少细化措施,导致政策难以落地生效……
政策越向基层延伸,抓落实的情况就越多样、越复杂。基层政策的细化和执行,考验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一旦习惯于“照葫芦画瓢”,治理效能就会被大大消解。在整体推进中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解决实际问题,一旦习惯于政策“上下一般粗”,就会让不担当不作为的风气滋生蔓延。
有基层干部反映,有的领导干部仍然扮演着“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的“二传手”角色,“只管一脚出球,不管传球到不到位”。一方面对重要政策并未加以分析研究,直接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推给下级;另一方面在履职尽责方面又热衷于与下级签“军令状”,在改革任务复杂艰巨的背景下,一味地“按规矩办”,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囿于其中,贻误地方发展机遇。
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关键在落到底、见实效。事实证明,一项好的政策只有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形,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增进人民福祉。因此,在贯彻落实政策过程中,只有当好政策“解码器”,才能杜绝上热下冷产生落实“温差”。
不当政策“复读机”,要开动创新脑筋。只有将决策部署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打破思维定式、摆脱路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给出最优解。
避免机械执行,要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要提高调查研究质量,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真实诉求,制定出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政策措施。
对于政策“复读机式落实”,更要从加强作风建设入手。对于个别懒政怠政干部及时通报批评,引导积极主动履职的良好氛围;要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对于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政策决策未能取得应有效果的予以严肃问责。
当前,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的任务异常繁重,迫切需要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和走基层的脚力,使地方发展思路符合客观规律,在落实政策时少些千篇一律,多些量身定做,交出合格的改革答卷,让群众真正感觉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