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杨淑君)聆听“春之序曲”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观赏舞台艺术电影《只此青绿》、参与非遗手工体验及互动表演……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迎来建院17周年公众开放日艺术节,15场演出、50场活动为观众带来多元文化体验,打造沉浸式艺术之旅。
“快来和‘剧中人’合影!”22日一早,吴听宇就与朋友赶到国家大剧院。“之前就来过大剧院很多次,今天这么多活动,感觉就像在过节一样。”她兴奋地说。
12月22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舞剧《杨家岭的春天》,陕北秧歌片段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国家大剧院“北水下廊道”内,大红灯笼高悬,印有数字和剧照的红绸,展示着国家大剧院陪伴观众共同度过的17载岁月。“橄榄厅”内,由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带来的《绿水青山》古乐表演、北京舞蹈学院带来的舞剧《杨家岭的春天》中的陕北秧歌片段展示吸引了大量观众,演出赢得阵阵掌声。
“开场演出将宫廷乐曲与现代舞剧进行了有机融合,让观众在这座艺术殿堂看到由古至今的文化传承。演出时大剧院内的‘铜门’缓缓开启,也为观众打开了艺术之门。”参与演出的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副主任霍燚说。
12月22日,观众在国家大剧院与“剧中人”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在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舞蹈快闪、云南歌舞表演、童声合唱、爵士四重奏、弦乐四重奏等接连上演;图书市集、文创市集、图书与唱片签售等活动吸引观众驻足;手工非遗互动、集章打卡、“文艺为人民”邮册新品发布等活动,让观众收获更加多元的文化生活体验。
“360环拍”、AI作曲、AR动画体验……今年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特别策划了“艺术+科技”深度体验活动,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艺术创作背后的科技力量。
北京市民张女士带着6岁的孙女刚刚体验了“360环拍”,感觉“很有趣”。“手机扫一下就可以保存一段孩子与国家大剧院的记忆,今天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感觉很有艺术氛围。”
12月22日,一名小朋友在“艺象新生——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上体验互动影像装置“人人都是指挥家”。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站上指挥台“指挥”一场精彩的交响乐、在贝克街化身“福尔摩斯”推理探案、选取脸谱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戏曲人物……“艺象新生——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上,观众“跨越时空”,感受艺术与科技融合带来的无限创造力。
国家大剧院策展人盛磊表示,该展览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对音乐、舞蹈、戏曲、话剧等表演艺术进行重新诠释。“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在科技赋能方面不断探索,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大剧院,体验跨越四海的艺术精华。”
漫步国家大剧院,各个艺术展厅也惊喜“焕新”。“时代鸿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作品展”“古城之忆——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等展览带领观众走进视觉艺术中的时代景象。
当日,北京艺术中心、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也举办了铜韵华章·铜管五重奏、国风雅韵·民乐赏听会、舞美模型制作体验等活动,与观众共同庆祝国家大剧院17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