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简称“中技所”)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日前,中国技术交易所交易服务一部部门经理李楠接受新华网专访,他就中技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华网:中国技术交易所长期致力于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在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中技所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市场,自成立之时起,我们一直坚持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用创新的思维、理念和模式来服务科技创新。这些年,中技所一直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体制。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化有很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其中一个制约因素就是积极性调动的问题,中技所成立后,在全国率先做了这三件事,科技成果挂牌交易、拍卖和成交信息公示,来替代原先层层报批的转化模式。实践证明,我们的探索和尝试是成功的,也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和北京市的认可。
第二,创新服务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概念验证、知识产权布局、成果评价、商务策划、合同谈判、投资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中技所采取了一种新的理念,通过集成创新和菜单定制化的方式,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菜单定制化,就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形成成果登记、技术交易、创新咨询、区域科创、科技金融五大类19项服务产品,基本涵盖了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并结合转化主体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通过这样的创新服务方式,中技所建立起了覆盖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服务产品链条。
第三,创新方法手段。当今社会在向着数字经济发展,科技成果产权的无形性使其具备形成数据资产的特性。但由于成果信息的多维性、特异性等特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旧存在,技术要素资源的有效流通还存在盲区、孤岛现象。中技所正在探索将人工智能、区块链、数联网等新技术引入到技术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当中,实现技术要素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追溯,并将新技术应用到科技项目分析、推广、流通、交易、确权、数据保护等方面。
新华网: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运营服务,加快推进技术交易服务发展。在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方面,中技所可提供哪些专业服务,有哪些具体成效?
李楠: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相关法条,中技所搭建完成技术交易系统,形成“1+4+N”技术交易规则体系,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交易服务。具体包括: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挂牌交易。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挂牌交易服务,特点是规范操作防风险、公开交易免责任、竞价成交促增值。科技成果成交信息公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科技成果协议成交提供标准化的公示鉴证服务,特点是通过信息公示,化解潜在的交易决策风险。目前已为融通科研院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以及安贞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交易服务,完成多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交易,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疗等多个高精尖产业领域,为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技术交易服务。
2021年6月,修正的《专利法》正式实施,新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中技所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在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指导下,搭建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发布与交易服务平台,编制《北京市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操作指南》,为专利权人提供开放许可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发布项目3000余件,服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百度、京东等多家企事业单位,项目广泛覆盖包括互联网、新材料、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高精尖产业领域,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运营的专业化服务。
此外,中技所作为科技部等十部委支持的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根据科技成果表现形式多样化、转化方式多样化、制约因素多样化的特点,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评价估值标准的制定、形成多维度的成果评价估值指标体系。同时集成了包括专利价值分析系统、市场询价、资产评估、在线估值系统在内的多样化评价估值工具,为不同的项目或同一项目的不同转化方式提供评价估值服务。围绕大院大所和央企国企的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交易工作,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四方联动六步协作”服务体系,积累了大量的成交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批优质科技项目实现了高溢价成交。
新华网:结合上面提到的内容,能否介绍一个具体案例?
李楠:2022年中技所受某医疗机构委托,为其持有的“降解动脉支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服务。中技所结合项目特点为其提供了从成果评价、转化方案设计、进场挂牌交易、交易资金结算、合同登记免税全流程的技术交易服务。
首先,中技所围绕项目特点引入法律价值度、技术价值度和经济价值度等评价参数,并结合以往交易项目统计分析的数据,形成评价结论,作为医疗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考依据。
其次,中技所结合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以相关成果转化政策为依据,以技术交易规则为准绳,为项目制定了全面、详细的技术交易方案,涉及权属确认、信息披露、登记意向、确认资格、组织谈判、交易签约、出具凭证等多个环节。为医疗机构合法、合规、合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项目信息披露环节,中技所通过创新资源数据库进行项目分析,从技术特点、企业实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匹配潜在意向受让方。并以中技所全国科创服务网络体系为核心,通过官方渠道公开披露和专有渠道定向推介等方式开展受让意向登记工作。在登记受让意向环节,中技所接受意向受让方对项目的咨询,从交易规则、交易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专业解答,并配合医疗机构在交易条款及技术问题方面与意向受让方进行信息反馈,形成标准、规范的意向受让方引入机制,充分发挥交易所资源汇聚、匹配对接、风险隔离的功能。
最终,该科技成果项目顺利成交,中技所出具技术交易凭证,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定价的依据。本项目采用科技成果评价+挂牌交易的市场交易定价模式,一方面符合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也使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通过公开交易市场发掘科技成果的价值。
新华网:从2009年至今,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中技所聚拢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建立起通畅的市场渠道、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成果登记、技术交易、科技金融、区域科创、创新咨询于一体的国家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未来,中技所有何发展愿景?
李楠:成立15年来,中技所始终坚持专注、创新、开放、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秉持“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这一企业使命,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市场为企业愿景。未来,中技所将紧密围绕国家对技术要素市场建设部署要求,坚持要素配置市场化、资源汇聚国际化、任务推进深入化、服务工具数字化原则,推动技术要素市场有关工作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建设高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