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林苗苗
长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很难坚持完成一件事、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这些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成年人。近年来,随着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成人ADHD的症状及继发的情绪问题备受重视,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人群不断扩大。
陷入反复内耗,竟是儿时病因作怪
ADHD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起病于儿童时期。相关研究显示,儿童ADHD患病率为6.4%,成年人ADHD患病率约2.8%至4.4%,其中有一部分儿童患者随着大脑发育的逐步完善,到成年时症状会消失,如果未经治疗,约一半的患者成年后仍会受此疾病困扰。
有些ADHD成年患者表示,由于认知不足,自己直到20多或30多岁才得以确诊。今年硕士毕业的陈女士,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因觉得注意缺陷等问题已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术进展,到某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就医,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于今年4月被确诊为ADHD。
陈女士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本科考上了985大学,但从小到大老师对她的评价普遍是“聪明但不认真”。除了难以控制注意力影响学业表现,她也容易出现情绪上的问题。临近硕士毕业,她一直拖延完成毕业论文,无法阅读文献也无法动笔写作,经过治疗后,她的情况得到改善。
既是ADHD患者,也专注于ADHD研究的心理学硕士“涛哥”,在知乎上公开讲述了自己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钱秋谨医生处确诊ADHD的经历。他说,ADHD诊断要求12岁以前出现症状,所以成人去诊断ADHD,了解发育史和成长史尤为重要。钱医生不断让自己回忆小学期间发生的事情,并拿出ADHD的量表让他根据小时候的情况填写。最后综合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问诊收集到的信息等,钱医生将他诊断为成人ADHD。
“很多成年患者确诊之后感觉如释重负,觉得自己从小到大无法克服的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并非自己意志品质不好,而是确实生病了。”钱秋谨说。
警惕ADHD共患病
精神疾病相对躯体疾病更难发现。钱秋谨说,ADHD是神经发育方面的疾病,其发病是从童年开始的。以前大部分家长意识不到孩子可能存在ADHD的问题,或者即使有人提醒,也拒绝正视,对精神疾病讳疾忌医,导致很多患者成年后才得以确诊。尤其是患ADHD的女孩,外在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平时比较文静,可能只是上课走神发呆,更加容易出现漏诊。
值得注意的是,ADHD患者出现精神类共患病的比例约占1/3到2/3,最常见的症状是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焦虑、抑郁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郑毅认为,共患病会进一步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导致ADHD患者在工作、社会交往、家庭关系中更易出现问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香莲说,有的ADHD患者以为是自己不好,而出现自我伤害自我惩罚行为。有位患者目前已年近40,从事文字工作。她从小很难集中注意力,上课经常走神,为了强迫自己认真听课,她经常拿铅笔扎自己的腿。长大后她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自我改善,如制订计划以减少拖延,但收效甚微。确诊ADHD后让她感到释然,因为终于可以撕掉以前被别人贴上的“懒”“笨”“马虎”等标签。
还有一位患者经常和其他人发生冲突,频繁更换工作,也难以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他认为是自己的性格有问题。确诊ADHD后,通过规范治疗,他更好地融入了社会。
科学认知,迈好关爱第一步
“多动症不是行为习惯问题,而是精神疾病。”郑毅说,公众对精神疾病仍有较强的病耻感,很多家长只有当孩子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业,才会引起重视。对于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很多患者和家属顾虑较多,目前不少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也设立了精神科,希望可以促进精神疾病的早诊早治。
陈香莲提示,ADHD患者确实容易出现一些反社会的行为。这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也与他们从小面临的环境和评价有关。ADHD患者的一些表现,往往会被误解为品行问题,这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内心的“炸弹”越埋越大。无论是患者的家人,还是周围的社会环境,都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与关爱,鼓励他们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14个迹象表明你不是懒,是成人ADHD”“ADHD不同阶段的表现”……随着各种科普、自测量表在社交媒体上流行,不少年轻人越看越觉得自己与“ADHD”对标一致。对此,郑毅表示,一方面要摒弃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不讳疾忌医;另一方面也不要轻易给自己“戴帽子”,绝大部分人只是偶尔有焦虑、抑郁的现象,并非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