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创新引人机制,打造一流科研团队-新华网
2024 08/13 10:39:23
来源: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创新引人机制,打造一流科研团队

字体: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和运行的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2022年4月经批准成立,2023年11月进入实体化运行。

  作为首都教育系统第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中心以国际一流医学科研机构和医药创新研发基地为战略定位,立足于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引进、平台、机制等方面的优势,正加速汇聚全球医学科研人才,引进梅林、李国民、李川源等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深科学家,推动医学科学创新与成果转化、医学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健康北京”乃至“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图为梅林(左一)在工作中。

  以“引”为舵 筑就人才聚集高地

  梅林,创新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长期研究突触的发育以及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在他看来,灵活的运转机制和管理模式、多元化的人才引进举措、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都让创新中心“充满了吸引力”。

  具有竞争力的待遇保障、稳定的科研经费、丰富的学术资源,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帮助组建科研团队,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创新中心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海内外人才引进力度,拿出“真金”“真心”延揽人才,打造引才“强磁场”,着力构筑人才聚集高地。

  通过建立国际化人才聘用机制,创新中心探索实施与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学院、附属医院“双聘”高层次人才等多元化引才模式,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和科研骨干,其中包括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深科学家,以及多名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水平PI(独立实验室主任)。

  创新中心分子与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李川源,长期从事肿瘤发生机制,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抵抗机制,以及发现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分子靶标的研究。他表示,创新中心拥有基础科研优势和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产业转化之间搭建起了桥梁,真正触及临床核心问题,在促进医学源头创新同时,能有效加速医学成果转化。

  “在临床中发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解答,而创新中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研的时间、平台和经费。”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鸿鹄,已从事临床工作30年,在他看来,“双聘”机制有效推动了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交流合作和资源统筹配置,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这个平台让‘1+1>2’,很多想做的事情能加速推进,很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能得以实现。”

  “作为‘双聘’人员,我对于PI的研究方向和医院的临床问题都有所了解,能很好地促进双方合作,当好‘联络人’,同时,这也是个人拓宽视野、丰富经验的良好平台。”创新中心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师/副研究员史凯斌,先后在国内外完成了神经病学临床和科研训练,经过层层考核后加入创新中心。“创新中心非常重视医学科学创新与成果转化,这是我想做的,也与我的教育经历正好吻合。”

  据梅林介绍,创新中心目前已引进21名PI,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以才聚才、以才育才”的积极效应,为创新中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国际视野。

图为李国民(右)在工作中。

  以“研”为本 打造灵活高效运转机制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表示,“创新中心将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建立与学校校本部各学院、各附属医院最紧密的联系,促进医学科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医学成果转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疾病诊断治疗水平提高,成为建设‘健康北京’‘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

  “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可以心无旁骛做科研,对于年轻PI而言,这些都难能可贵。” 创新中心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柴国梁说,“在这里,可以切身感受到真正以科研为根本、以科研人员为中心。这里的运转机制非常灵活,比如购置科研设备就非常便捷、高效。”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中心不设行政编制和行政级别。“我们鼓励PI积极参与创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比如很多重大事项都是由PI组成的招聘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资产委员会等来进行论证和管理。”在梅林看来,灵活的运转机制,能极大程度调动PI的能动性,也让机构运转更高效。

  通过实施有组织科研专项计划,创新中心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的科研,创新项目遴选机制和评审方式,邀请学术、产业和投资等多领域专家从多方面论证评审,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解决重大医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转化应用难题。

  “所有申请者在初次递交申请材料时都要求隐去个人信息,评审不看‘帽子’、出身等等,只注重项目本身质量。”创新中心肿瘤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李国民,长期致力于研究 DNA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他表示,项目择选标准主要围绕是否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否响应重大社会需求以及是否具有高转化潜力。“目前,首批25个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时,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扩大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

  科研怎么干,科学家说了算。“在创新中心,PI不仅能成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而且对团队组建具有自主权。比如去年10月份我的实验室快速建好,有科研助理,还招了博士后,今年又有马上要入学的博士生,团队逐渐壮大。”主鸿鹄说,目前实验室在老年急性白血病、新型白血病新类型发现、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四个课题方向同步进行,“实验室就是一个整体,就目标问题向前推进,研究和转化效率都能大大加快。”

  “也会有一些初来的青年科研人员想法很多,但研究方向不明确,在鼓励充分自主探索研究同时,我们这些资深的人会为他们‘把把脉’,让他们的研究思路更清晰、更聚焦。”李国民说。

  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让年轻PI深感“受益良多”。“每两周一次的PI会议就是很好的学术平台,PI就手头的工作展开自由交流,可以随时打断、随时讨论,在这里多的是各个领域的‘大拿’,知识形成互补,或许很多‘堵点’‘难点’在互动中就能豁然开朗,或者碰撞出新的灵感。” 柴国梁说。

  据了解,在科研平台等基础建设方面,创新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在抓紧筹建位于大兴的创新中心新址同时,利用首都医科大学科研空间,加紧进行先期PI实验室和研究支撑平台建设。目前,主要实验室和支撑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并正常运行。

  “创新中心还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史凯斌说,“今后我们从靶点的发现到新药的开发筛选再到转化,都可以在创新中心完成,加速研发过程。”

图为李川源在工作中。

  以“育”为基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创新中心,有每周的文献阅读课‘Journal Club’,由学生分享国际前沿的学术文献,PI全程参与。”李川源表示,该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我们鼓励学生展开批判性分析和深入思考,要敢于提问、敢于挑战现有的学术观点。”

  随着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入,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同时,一支顶尖的师资队伍也逐渐形成。

  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医学科研人才的使命,创新中心不断探索构建多元化、高效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医学研究暑期培训班”“医学创新论坛”等,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新路径。

  “我们的博士研究生进来后要选择多个实验室进行轮转,让他们在轮转过程中找到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实验室,同时加深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实现良性互动。”梅林说。

  创新中心还启动了医师科学家培养项目,投入专项资金与资源,各实验室根据研究方向,接纳一定数量的临床医师来开展课题研究或进行科研培训,由创新中心PI和附属医院合作导师负责培养和指导,形成从临床实践到科学研究的全方位培养体系,促进新型医学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创新中心最新的地方之一是和临床的密切合作,直接打破了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壁垒。”创新中心2023级神经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周游深有体会地说,“目前我的多个课题都是和首医的附属医院开展合作。”

  “基础科研和临床是相辅相成的”,史凯斌说,“我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如今作为导师,我也会尽我所能地帮助学生做好规划,包括如何找到感兴趣的科室,如何选择研究方向等等。”

  创新中心 2023 级免疫学博士研究生麦雪莹表示:“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专业多元的导师队伍、大量跟临床的合作机会,相信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我的专业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在李国民看来,创新中心为培养医师科学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它聚集了一批资深科学家和年轻PI等等,并且与医院有大量合作,从而打造了从临床到科研的培养闭环,对于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梅林表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的统筹谋划与积极推动下,创新中心将在密切与校本部及附属医院联系同时,加强与首都医学教育、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和产业发展等优势资源的紧密合作,盘活科研“一盘棋”,构建“依托首医、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发展格局。

  “创新中心未来将聚焦解决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儿童疾病与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再生医学等重点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梅林说。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是新时代的一篇大文章。”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表示:“学校将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持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加大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努力建成‘医教研产’深度融合的生物医药科创高地,为医学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刘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