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山,位于北京昌平北部,被清代学者顾祖禹称为“军都诸山之冈阜”。天寿山原名叫黄土山,它被人们所知晓,主要是源于它所拥揽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
天寿山麓,总面积约八十平方公里的陵区里,埋葬着明代十三位皇帝和他们的后妃。其中,最早营建的,也是规模最大的皇陵是明长陵,埋葬着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朱棣的父亲,是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朱元璋死后葬于南京明孝陵,朱棣为什么会远远地葬在北京呢?这就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朱元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棣出生时,朱元璋还在和陈友谅的军队作战,正是争夺地盘的关键时期。两股势力斗得你死我活,朱元璋根本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们。连年的战争几乎日日都是刀口上的生活,直到朱元璋称帝前一年,也就是朱棣七岁的那一年,才开始给自己的儿子们起名字。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嫡长子朱标是马皇后所生,比朱棣大四岁多,明朝建立后,朱标被立为皇太子。
朱元璋推行塞王镇守制度,让除了太子之外的儿子们相继到边疆镇守。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七日,朱棣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三月十一日,朱棣就藩北平,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朱棣野心勃勃,同时又非常具有实力,在边陲封地上,他结纳地方官员,暗暗地积蓄着力量。在一次次出征漠北的战斗中,都展现了极强的军事实力,屡屡获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而此时,太子朱标已经因病去世六年,次子朱樉,三子朱棡也已离世,朱棣成了同辈诸王中最年长的人,且已经获令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一度总率诸王防边患,节制雄兵。而这时皇位的继承者却是朱标的儿子,朱棣的侄子——朱允炆。
燕王府被围后,朱棣诈降反守为攻,占领了北平城。然后,以“清君侧”为名义,从北平起兵剑指京师,自称为“靖难”,即要为皇帝解除危难,实际上却是与朱允炆军事对立,史称“靖难之役”。
起兵后,朱棣首先占领了昌平地区的居庸关,以此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随后一路南下。征战三年后攻陷京师,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等人开门迎降,朱允炆失踪。
天寿吉地·长陵选址的故事
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朱棣下诏,将在第二年五月建北京宫殿。经过十四年营建,北京紫禁城宫殿终于建成,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北京皇宫内朝见百官,终于完成了迁都。
在北京宫殿建设过程中,朱棣多次北巡,并住在北京。他希望子孙后代拜谒先祖时更方便,所以想在北京一带营建陵园。皇帝选陵地迷信风水,朱棣派人走访很多地方,包括京西潭柘寺等地,均未获吉。经过反复勘察,直到永乐七年(1409年),才确定将天寿山作为营建陵园的地方。
所选之地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葱郁,北面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山前有河水环绕,川原开阔,山后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左有蟒山,右有虎峪山,等等诸多山峰排列……这一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正是古代“风水术士”极力赞美的“山川大聚”帝陵形胜。
这座帝陵建成后,被朱棣命名为长陵,取“长远”之意。朱棣将早已逝去的徐皇后葬入其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也葬入长陵。之后,以长陵为正中,明代共有13位皇帝葬于该陵区内,各陵分列两侧,整体布局庄严和谐,主次分明,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帝陵墓葬群。
事死如事生·栩栩如生的神道石像生
长陵的陵寝建筑和朱元璋的明孝陵一样,分为神道前导建筑和陵宫建筑两部分。长陵的神道总长度约7.3公里,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孔石桥、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一系列设施建筑。
最南端是一座巨大的石牌坊,通阔28.86米,顶部有主楼5座、夹楼4座,边楼2座,是目前所见我国营建时间最早和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楼之一,艺术价值极高。它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明世宗朱厚熜为了旌表祖先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功德牌坊。明代谒陵的官员到此,都要下舆改为乘马前行,以示尊敬。
从石牌坊向北1.25公里,是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单檐庑殿顶,红墙黄琉璃瓦。包括三个券门洞,中门是帝后棺椁、神御物通过,东门是皇帝谒陵通过,西门是大臣们谒陵通过。体现了古代“居中为尊”和“尚左”的礼制观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天寿山陵区都遵循这一规定。
大红门再往北约0.6公里,有一座碑亭,重檐歇山顶,即“神功圣德碑亭”。最初,碑亭上顶是木质梁架井口天花结构,到了清代修葺时,改为了石券顶。亭内有一座长陵神功圣德碑,由青白石雕成,通高7.91米,碑首有6条首尾相接、高浮雕的龙。碑趺是一只昂首大龟,大龟下有长方形的石台,刻有水波漩流。碑首刻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身是明仁宗朱高炽为他的父亲朱棣撰写的碑文,背面则是清代乾隆帝的御制碑文。
碑亭四角之外各有一座高大的华表,雕有十分精美的云龙图案,顶上各有一蹲龙,也叫“望天犼”。
碑亭之北,是两侧相对排列的石望柱、石人、石兽。这些石雕装饰,古代又称为“石像生”,主要是装饰陵园,象征死者生前仪仗,同时又有“保护”陵园的象征意义。一对石望柱之后,是12对石兽、6对石人。
石兽依次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每类各两对,分别呈站立姿态和坐卧姿态,两两相对。石人分三组,都是立像,高2.2米。前面4尊是御前侍将军形象,头戴凤翅盔、身着铠甲。中间4尊是身着祭服的一品官形象,头戴七梁冠,上身着宽袖上衣和衬袍,下身着下裳,绶、革带等细节丰富,手持笏板,颇为庄重。最后4尊同样身着祭服,但七梁冠上雕有笼巾貂、蝉。史书对这三组石人的称谓并不一致,《昌平山水记》和《帝陵图说》将三者由前而后分别记为武臣、文臣、勋臣,而《大明会典》则又分别记为带刀执瓜将军、朝衣冠文像和朝衣冠武像。现代专家考证认为,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将军像、品官像和功臣像更为妥帖。
石像生之后还有棂星门,又叫灵星门。古人把皇宫比作天宫,这种以“灵星”明明、垂示的形象为“天门”的门,象征着王制。帝后入葬途中,必经此门。神路的走向,并不是笔直的,而是随着地形的变化,调整为弯转曲折,收敛视野,避免陵园建筑一览无余,主观上也是跟风水之说有关。
由于其它各陵的神道都是从长陵的这条神道分出,所以,在清代的文献记载中,这条神道又被称为“总神道”。
盛世工程·气势恢宏的长陵陵宫
长陵是天寿山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营建之时,正是朱棣大兴土木迁都之时,国力强盛,同时,朱棣需要利用陵寝这一礼制性的建筑来体现皇权,所以长陵的规模非常宏伟壮丽。朱棣的后世继位者也多次增建建筑,致使长陵实际的营建时间跨度长达130余年。
长陵的陵宫占地约12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现前方后圆的形状,前面长方形部门由三进院落组成,圆的部分是宝城建筑。一进院设陵门,居东是神厨,居西是神库,神厨前有碑亭,建于嘉靖二十一年,内立一座圣绩碑。这座碑的碑趺比较奇特,龙趺仿龟趺而卧,碑文却是清代才镌刻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根据朱元璋的指示,皇陵碑文应由同为皇帝的后代来写,也就是嘉靖皇帝需要书写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六陵的碑文,但是嘉靖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写,所以在明代时还是“无字碑”。
从一进院到二进院,要经过祾恩门,“祾”的意思是祭而受福,“恩”的意思是罔极之恩。这座祾恩门是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斗拱样式和宋、清时期的都不同。殿门下有须弥座式的台基,用汉白玉栏杆围绕。台阶间的御路石雕十分精美,包括海水江崖、海马、巨龙、宝山等图样。祾恩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
祾恩门
二进院内最突出的是正中央高大巍峨的祾恩殿,两侧有配殿和两座神帛炉。祾恩殿在明清时期是用于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其木结构堪称一绝。该殿仿自明代皇宫金銮殿而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柱网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是古建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用黄色琉璃瓦装饰。殿内铺设“金砖”,殿下是三层汉白玉栏杆围绕,须弥座台基。还有三层月台,称为“三出陛”。御路石雕上刻有升龙、降龙图案。
祾恩殿
支撑祾恩殿的60根金丝楠木,十分珍贵,取自四川等地。中间的4根最粗壮,底面直径最多甚至达到了1.124米。据文献记载,楠木产在深山密林中,毒蛇和猛兽出行,巨大的楠木被伐倒后,也极难被运送出来,明代万历年间,四川一带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谚语。一支木桩从蜀中运送到京师,要三年左右,花费万两白银。经过漫长的岁月,祾恩殿能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祾恩殿殿内
三进院内有棂星门和石几筵,五件石供器摆在供案上。从这里再往后,就是圆形的宝城建筑。宝城,在明代文献中也称作“宝山城”,城内有覆盖玄宫的封土,封土中央隆起称为“宝山”。看起来,宝城像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宝城内最主要的地上建筑是方城,方城上建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明楼。明楼的上下檐之间向南侧有榜额,上书“长陵”两个金字。明楼内有一座圣号碑,龙首方趺,篆额“大明”,碑身楷书刻“成祖文皇帝之陵”。“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方圆结合的美学,让明长陵在建筑艺术形象上显得更加具有东方特色。
明十三陵是中华璀璨文明史的文化瑰宝
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巨大
明长陵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当我们走进明长陵
走近与它有关的故事
挖掘明文化的底蕴
将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