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北京顺义河北村:农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新华网
2024 05/27 08:32:42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北京顺义河北村:农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字体: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朱旭彤 刘文敏)优化村域产业结构、将民俗农耕文化融入旅游……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村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河北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城区东侧南彩镇,早在唐代就已成村,始称九元里,后因潮白河改道流经村南,改称河北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我们对传统村落的印象。”河北村党支部书记金治国介绍,村里对每条道路的两旁进行了修整、绿化。在村庄周围栽种乔灌木、紫叶小檗、小叶黄杨、龙爪槐等,村民庭院栽植月季、梨树、李子树、柿子树等,村庄内外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错落有致的绿化模式,林木覆盖率达到44%以上。

  河北村民俗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成的。民俗园以“传承民俗文化、体验农耕文明”为核心理念,将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将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融入科普知识、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多项内容,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体验。节日期间更是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此感受民俗旅游的魅力和乐趣,为乡村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据悉,今年一季度,顺义区乡村休闲游客接待量增速显著。其中南彩镇河北村民俗园超过7万人次光临,游客大多来自京津冀地区,给村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的民俗文化节很有特色,这些演出给我们创造了兼职就业机会,带来的收益也是实实在在的。活动期间,周边的饭店、旅店都客满。”河北村村民康秀玲说。

  村民在家门口的集体企业找到好工作,源于村里推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载体,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创新思维、技术和方式带动了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各环节全面振兴。

  近年来,河北村持续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村域产业结构,从单纯的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以扩大村民增收就业。一产的传统农业也已逐渐被双河果园、彩虹庄园等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和都市型农业替代。北京市双河果园技术总监董元元说:“果园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采取有机栽培方式,现已成为集技术示范、科普教育、采摘游玩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农业园区。”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河北村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做法,传承孝老爱亲品德、谋求集体致富之路,破解了一系列乡村治理难题和产业转型发展难题,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成为顺义区乡村治理的一面旗帜。

  现在的河北村,生态宜居环境美、业兴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金治国说:“河北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将继续擦亮文明乡村的‘面子’,做实文明乡村的‘里子’,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生活新画卷。”

【纠错】 【责任编辑:许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