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中关村论坛之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为首批23家特色产业园区授牌,同时为“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揭牌。
首批23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授牌
截止2023年底,中关村示范区范围内23家园区入围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包括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医疗器械园、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京西智谷科技园、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中关村壹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金隅智造工场、大北农生物农业创新园、通明湖国家信创园、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汇龙森科技园、北京亦庄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北大医疗产业园、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格雷众创园、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朝阳区互联网3.0产业基地、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
图为论坛活动现场。
首批入围的23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区是以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效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功能的新型产业载体。23家园区符合所在中关村示范区分园产业定位和规划要求,在释放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带动区域提升空间综合利用水平,聚集符合产业方向的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品牌影响力,形成区域特色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带动和辐射区域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图为论坛活动现场。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揭牌
据悉,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是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由中关村示范区内各特色产业园为主要发起单位,联合服务园区发展的各类机构共同成立,是服务于园区交流合作和协同发展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联盟成立大会于2024年4月19日上午在京召开,经联盟成立大会选举,中关村发展集团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北京银行当选为联盟监事长单位,中关村高促中心等9家单位当选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关村发展集团潘金峰同志出任联盟理事长并做主题发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张宇蕾指出科技园区要以实现战略使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未来,希望联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图为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金峰在论坛现场作主题发言。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整合中关村区域的创新资源,消除行政、地域、产业等壁垒,形成产业协同、功能协同、服务协同、招商引资协同,推动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区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将为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加强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效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重要贡献。中关村发展集团是一家肩负特殊使命的国有平台企业,以服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责主业,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联盟的成立与中关村发展集团为推动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使命任务相契合。
探索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路径
图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在论坛现场作主题发言。
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发源地,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孕育并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与积累,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面对全球科技变革的浪潮,现阶段各产业园呈现分散、独立发展态势,园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互动与交流合作,影响了中关村示范区整体发展效能和竞争力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关村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的成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致力于推动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共同探索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建设路径。
图为论坛活动现场。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的成立是中关村示范区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联盟将搭建政府、园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桥梁,通过搭建平台、汇聚资源、促进合作,不断提升园区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园区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未来,联盟将重点在科技项目落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产业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各类资源在园区间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推动中关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与国际先进科技园区的交流合作,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发展环境。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的成立,标志着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协同发展时代。未来,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联盟(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聚拢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成为政府、园区、创新要素之间有效连接的纽带,通过不断提升园区管理运行水平和服务能力,助力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