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2”遇,海航航空旗下首都航空开启安全发展新篇章-新华网
2023 12/09 16:18:03
来源:首都航空

不期“2”遇,海航航空旗下首都航空开启安全发展新篇章

字体:

  自2021年12月8日加入辽宁方大集团,首都航空不断加强、加厚、加重管理安全,已累计安全飞行超过13万班次、34万余飞行小时,未发生责任原因一般征候级别及以上不安全事件,安全经营形势总体平稳,航班量稳健恢复,已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定安全信念

  首都航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持续推进“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精神入心入脑,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秉持“谁主管、谁负责”切实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性和工作质量,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确保重大安全隐患得到系统治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公司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公司党委定期召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首都航空59个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学习会等形式,重点落实学习贯彻民航局领导关于安全工作批示精神等内容,每周组织学习,2023年组织学习420次,共计传达4527人次。

  首都航空党委书记召集主要干部每天晚上召开安全专题电话会,针对重点安全隐患、核心风险管控、公司典型问题等议题进行研讨部署,2023年部署安全工作153项,通过这样的每日安全会,将安全隐患日清日结,以“问题不过夜”和“安全隐患时不我待”的工作作风,有力推动安全工作落实。

  守土有责,更要守土有方,首都航空完善党组织安全议事机制,党委主要领导加入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将安全事务纳入党组织议事范围并严格执行,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发挥党组织“管到人头”优势,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民航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领导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要求。促进安全落实,夯实安全作风。

  风险隐患双管齐下,落实“双防”机制,织密安全防护网

  “安全,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海航航空旗下首都航空各运行单位成立核心风险管理团队,建立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关联绩效指标,全面管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更是公司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详细的隐患排查方案,加强隐患治理力度,提高公司整体安全水平。

  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公司实行季度核心风险回头看、月度风险预测、每日运行风险评估的三类风险管控机制。

  每季度组织对8大核心风险进行回头看,识别新危险源,评估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性,验证措施落实情况。制定74项关联核心风险的安全绩效指标,每月监控指标趋势,对于触发预警的指标,采取安全管控措施。

  月度风险预测方面,每月收集近5年行业内历史不安全事件数据,对次月风险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每日运行风险评估方面,建立“次日风险评估机制”,评估要素包括新机长、特殊机场、重要天气、故障保留等6大要素,并建立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次日运行压力。每晚8点召开运行风险专题会,公司主要安全领导参与评估,实施次日风险评估机制,涵盖重点人员航班计划、天气预警、机场运行限制涉及航班、航空器MEL保留项等。制定缓解措施,针对风险航班该讲解的讲解、该调机组的调机组、该取消航班的取消航班,切实将运行风险降至最低。

  重点人员精准管控,推动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飞行员的飞行知识、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对守好安全最后一道关卡至关重要。首都航空针对飞行员特点,设置了知识、技能、作风三个维度的人物画像,对于相应画像存在短板的机组,禁止其相互搭配执行航班,降低运行风险。此外,公司对飞行员在训练、作风、身体、思想四个方面细化监控指标,全面管控,确保核心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标准,筑牢飞行安全的屏障。

  每个季度首都航空还会通过QAR数据的SOP监控点精准识别飞行技术薄弱人员,列入重点人员监控名单,制定“一人一策”的提升措施,在排班方面也安排飞行技术能力较强的飞行员进行监控和帮带,对安全零容忍。

  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特业人员班组建设,通过班组长的管理夯实安全责任最后一公里,利用传帮带、培训、激励等方式,将公司安全政策、专业知识、业务要求分解压实。通过对一线人员工作中出现的技术疑问、政策困惑等问题及时解答共享,共同提高班组人员的专业素养,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

  老旧飞机合理规划,维护资金稳定有力,不断提升飞机可靠性

  自“12.8”以来,航材和维修保障资金的投入累计超过27亿元,首都航空恢复了长期停场飞机12架,将隐患留在地面。

  合理规划老旧飞机,持续提升飞机可靠性是首都航空的公司政策方向。机队适航性的满足更是公司在市场复航需求中能够胜任各类任务的关键。对于长期封存飞机,实行严格的启封管控,确保飞机在重新投入运行前经过全面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公司注重长期停场飞机的投入运行后管控,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敢于亮剑,打造安全监察铁军,筑牢安全双重“防火墙”

  安全工作的持续压实,离不开“监”“管”并施,也需要一支的敢于亮剑的监察队伍。

  首都航空注重监察队伍的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提升监察队伍的专业水平,确保监察工作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通过不断完善监察制度,精准策划安全检查条目,提高检查单质量,确保了安全监察工作能够深入到位,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基地、外站人员能力不足、安全监察等安全管理活动效能偏低等问题,公司安全监察部协同各运行部门二级质量机构持续对各基地开展监察效能提升培训,从准备室检查、机坪安全操作、飞机安全状态等方面明确检查要点,细化检查要求,对基地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对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和方法进行细化及解读。

  为提升安全监管效能,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安全监管及时性、有效性。首都航空由公司董事长督促、安全总监牵头,抓牢安全监察部为主导的监管体系的监管履职,以“盯人、盯事、盯组织、盯系统”的总体思路,制定重点监管项目,在飞行、运控、维修的等各个业务模块中镶嵌“交叉检查复核”机制,形成双重“防火墙”监督机制,落实“零容忍”和“鸡蛋里挑骨头”的监管要求。

  首都航空通过引入先进的监察技术和工具,升级监察利器,提高监察效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对安全情况进行监控。为实现对外委单位的全面监管,公司将对海航技术的监管打造成行业标杆作为重点项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海技对接推动工程部引进AR新技术并应用于现场监管;同时持续通过监察发现问题、海技自查发现问题和不安全事件调查识别海技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并督促整改。利用AR新技术,首都航空今年上半年对北京、海口、三亚、西安开展了417次航线监察,就春运、维修作风、接送机、换季等专题开展了148次专项监察。

  优化薪酬分配,提高安全激励,安全就有收获的意识深入人心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推进,公司加大了安全队伍的资金投入,包括员工薪酬调整、安全激励以及员工关爱等方面。

  为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薪酬,有序、持续开展特业人员技术等级评定,对特业人员薪资进行调整,确保特业人员薪资标准稳中有升。共对1400人次特业人员进行技术等级评定,合计增加人工成本283.51万元/月,总计增加人工成本3402.12万元/年。

  不断完善、落实安全运营长期激励政策,发放2022年飞行员安全奖538.88万元,涉及1096人;发放机务人员安全奖18.07万元,涉及54人次。

  首都航空重视员工获得感及归属感建设工作,2023年以来发放生日费60万。发放元旦、春节、三八、五一、端午过节费约699万。发放婚丧病育探望费323笔累计23.3万,为4400名员工投保补充医疗保险费用合计199万元。

  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激发了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整体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升。

  全员安全吹哨,实施“STOP”机制,倡导积极安全文化

  为了重点防范公司运行体系安全隐患,加强对安全运行人员作风管理力度,公司设立安全“吹哨人”制度,鼓励员工上报工作中的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人员作风问题,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的不断深化。首都航空加入辽宁方大集团至今,对员工上报的奖励优秀报告共计奖励344条,奖励报告人354人,共计发放奖励73800元。

  为守好安全放行关,公司制定“STOP清单”,明确坚决喊停、坚决不能放行航班的情景,保证航班不带问题起飞、不带疑问起飞,叫停正确奖励,叫停错误不罚。鼓励签派员在运行过程中敢于叫停航班,将风险控制在地面,以制度为保障营造并维护安全文化氛围。比如今年9月份执行的成都天府-丽江,起飞前签派员监控到丽江机场雷雨,同时有一个进近航班盘旋,叫停航班后延误执行,最终航班正常落地。主动降低安全风险,提升航班安全裕度。

  新海航两周年,首都航空在辽宁方大集团的引领下,通过坚实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启了安全发展的新篇章。在未来,首都航空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首都航空必将在安全发展的征程上迈向新的高峰。

【纠错】 【责任编辑:云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