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熊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5日发布,检察机关通过建用“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对制假贩假形成全链条打击,消除在建工程安全隐患,督促相关部门能动履职,开展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问题治理工作,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今年年初,西城区应急局发现白某某持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北京某工地上从事焊接作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西城区检察院依托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及时建议区应急局向区公安分局移送刑事案件线索。办案中,检察机关发现,施工人员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的情形并非个案,背后是制售、购买、使用假证在建筑工地从事特种作业的黑灰产业链。
对此,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与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住建部门等单位密切配合,一体推进,依托构建的“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深挖彻查假证黑灰产业链,精准锁定在建工程,排除安全隐患。截至11月30日,经北京市各区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后,共查获涉假证案件立案252人,检察机关已批准逮捕15人,查扣辐射全国的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书1.4万余张,发现假冒国家官方网站226个。移送行政检察线索45条,公益诉讼监督线索16条,制发检察建议34份,全部收到整改回函。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贺卫介绍,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针对案件反映出的问题,市检察院党组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全市三级检察院上下联动积极开展工作:检察机关依托大数据赋能,通过建用类案监督模型,消除假证无证施工安全隐患;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指引,强化办案质效,打击涉安全生产“假证”违法犯罪行为;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提升综合打击治理效能,构建“治罪+治理”系统工程。今后,北京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案件办理和溯源治理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