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重点慢病老人每年健康评估 包括五种重点慢病-新华网
2023 11/13 15:12:11
来源:北京晚报

患重点慢病老人每年健康评估 包括五种重点慢病

字体:

  市卫健委日前发布《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2023年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掌握老年常见病(症)的诊疗服务能力,西医全科诊治病种数不少于80种、中医全科诊疗病(症)种数不少于50种;为患有重点慢病的老年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评估服务。

  服务规范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为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并开展早期筛查与干预管理。每年至少为患有重点慢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评估服务。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失能及认知障碍早期筛查评估与干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常见肿瘤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口腔健康检查及口腔健康咨询、防摔倒干预指导等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掌握老年常见病(症)的诊疗服务能力,做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社区诊疗服务,西医全科诊治病种数不少于80种、中医全科诊疗病(症)种数不少于50种。针对老年人群用药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多重用药指导。同时,统筹区域优质卫生资源,优先为签约老年患者提供医联体内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专科预约转诊服务,经家庭医生转诊的老年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对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规范开展居家医疗或家庭病床服务。

  在康复护理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康复服务病种数应不少于2种。在长期照护方面,要有辖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清单,制定医疗护理服务计划,明确医疗护理服务清单及相关服务提供。在安宁疗护方面,每年至少组织1场社区宣传活动,有条件者提供住院服务。在医养结合方面,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应不低于85%,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应不低于85%。在健康教育方面,每年至少要开展2种老年专项宣传工作,如老年人健康管理、口腔健康、失能失智、心理健康、防跌倒等,至少开展4次老年相关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

  此外,本市鼓励全科和专科医生协作建立社区老年多学科共同服务模式,为老人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确保老年人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综合性。(记者 孙乐琪)

  相关

  鼓励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巡诊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明确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为有需求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服务。

  指南明确,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资源配置情况,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服务,包括居家上门巡诊和社区巡诊,主要为老年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应急救护等基本医疗服务。

  有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可与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远程会诊等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利用便携医疗设备,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开展社区巡诊服务。

  对于居家或社区养老有转诊需求,并符合转诊条件的疑难病、危急重症老年患者,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响应,及时将其转诊至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对于经治疗出院居家或在社区养老,仍需要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的老年患者,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病情和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处方,并提供必要的随访、病例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

  此外,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资源配置情况,为符合条件的居家老年人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服务对象应是行动不便、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老年患者。(实习记者 王瑶琦 柴嵘)

  (原标题:患重点慢病老人每年健康评估 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阻肺五种重点慢病)

【纠错】 【责任编辑:许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