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张漫子)“金融大模型改变了金融科技的范式,将重塑金融行业的工作方式,改变金融服务生态。”在近日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2023“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随着国产大模型开发与应用步入“深水区”,金融大模型等垂类大模型在产业链纵深处实现价值,带来产业变革。

近日,“大模型”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数十家银行最新的半年报中,还有多家银行明确提出正在布局大模型在金融场景的应用落地。然而,受制于金融行业对数据安全性、合规性、可信性等要求,金融大模型落地时间表略滞后于此前预期。如何立足金融行业实际、探索加快金融大模型产业落地的路径,成为业内探讨焦点。
邬贺铨建议,一是从安全可控的应用入手,例如优先从智能客服、智能运营、写文章、写邮件等相对安全可控的领域出发。二是从人机混合的智能切入,例如在初期阶段先让金融大模型与传统模型共存,经应用检验后再将金融大模型逐步替代传统模型。
“同时,还可通过变换场景,丰富大模型的场景迁移学习能力,或加入反事实的数据测试,改进AI的学习本质,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也可在金融大模型训练或微调时通过有监督学习思维链的模式,通过专家介入,诱导大模型逐步实现思维推理。”邬贺铨说。
度小满CEO朱光认为,金融大模型的产业落地既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具体来说,业务需要‘向下看’,只有深刻了解底层技术的原理和框架,才能够更好地借助大模型技术,定义和解决真正的业务难题。技术则要‘向上看’,让通用大模型与行业数据、场景数据与业务实际需求结合,将技术转化为产业价值。”
【纠错】 【责任编辑:毕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