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魏梦佳)近年来,在利好政策引导下,我国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医药行业具有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高等特点,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医药企业创新水平,引领我国医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服贸会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北京交通大学数字财税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3至2022年我国非器械类和器械类医药企业的研发成果指数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成果不断,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由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会长、国药集团总会计师杨珊华博士首倡,北京交通大学数字财税研究院院长、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姚立杰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完成,旨在精准、系统、全面、科学评价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姚立杰介绍,非器械类与器械类医药企业的研发活动有所不同,尤其在研发成果方面差异较大。为此,研究团队从研发投入、研发成果、研发质量、研发支持四个维度分别构建了非器械类和器械类的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以期全面、科学地评估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水平。
白皮书显示,2013至2022年间,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成果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28家器械类医药上市公司研究样本中24家拥有研发成果,占比85.71%;2022年,136家器械类医药上市公司研究样本中133家拥有研发成果,占比上升至97.79%。
与此同时,过去十年,具有最终成果的我国非器械类医药上市公司占比也呈上升趋势。2013年,206家非器械类医药上市公司研究样本中44家具有最终成果,占比21.36%;2022年,444家非器械类医药上市公司研究样本中111家具有最终成果,占比上升至25%。
“我们希望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的发布、推广与应用,能成为把我国医药企业研发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的重要抓手,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研发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企业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质量强国建设服务。”姚立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