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广场(2022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中关村,一片不断创造奇迹的热土
从一片田地、一条电子街
到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是创新,让这个“村”不断变换模样
新中国成立之初
这个村只是京郊一处小小的无名之地
1958年来清华大学报到的大学生胡昭广记得
白颐路的两侧满是大杨树
杨树的两侧尽是稻田
谁能够想到
几十年过去
如今的中关村遍地“高精尖”
得益于中关村这一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
“主阵地”不断发力
北京创新创业生态“枝繁叶茂”
2022年,平均不到5分钟
就有一家科技型企业在北京诞生
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旧貌。新华社发
时至今日
中关村的创业者们
还常常回想起那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没有鞭炮声,也没有剪彩
1980年10月,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在中关村一间简陋的仓库里悄然开张——
这是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
就在这间小平房
一群技术人员开始创业
1980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右)带领一批科技人员组成“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最早的科技企业。(新华社记者宋连峰摄 1988年3月29日发)
“破冰者”陈春先
从美国硅谷转了一圈回来
这位中国核聚变物理学者的大脑发生了“聚变”
回国后的他大谈硅谷
谈汤姆克教授的永磁公司
谈乔布斯和他的苹果……
陈春先对同事们说:
“这不是梦话。硅谷可以,我们也可以。”
陈春先“科研成果转化、新技术扩散试验”的想法
很快在服务部实操起来
并且尝到甜头
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新华社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科院、北大、清华的科研人员
相继走出院所,下海弄潮
竞相把技术变为生产力
由此,“菜地里长出计算机”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因汇聚了天南海北的“最强大脑”
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创业者的逐梦之地
“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想起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胡昭广激动不已
“科学的春天来了,改革掀起巨浪。
而这里,是漩涡的中心。”
1988年3月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登上《人民日报》
放下手中的报纸,胡昭广坐不住了
“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技工贸相结合”的新路子
“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
使他听到了科技发展的号角
通过竞聘
胡昭广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
第一任主任
生机勃勃的年轻人聚到一起
几张简易旧桌椅拼凑起来
一块牌子挂起来
试验区就这样开张了
1988年8月
试验区召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外国记者赶来,把这个消息发往海外——
“中国在首都西北部建立了国家第一个高科技试验区,
宣布向高科技产业进军……”
走进这个“村”的历史
不难发现
一种精神贯穿于这个“村”的今昔
在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服务机构“车库咖啡”内,创业者在这里寻求合作机会。“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全国首个创业要素规模聚集区。(新华社记者李文于2014年7月8日摄)
一代创业者有一代创业者的使命
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
相同的是“敢闯、敢拼、敢赢”的韧劲
不同的故事背后
相同的是敢为人先的精神
锲而不舍的气魄
站在这个“村”的当下
不难发现
创新的灵魂已融入中关村人的血液
从科研院墙里走出的科学家
到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的企业家
再到伴随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浪潮创业的
技术人员、企业高管、高校学生
人才、技术、资本,一流的创新要素在这里聚集
为创新“开足马力”
中关村推动建设量子院、智源院、微芯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中关村展示中心展区资料)
一个又一个颠覆性创新
走下“书架”、走上“货架”
一家又一家初创企业
直面挑战
以自主创新为使命
破解技术难题
5月25日至30日
2023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办
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从“中国的硅谷”
到“世界的中关村”
这个“村”早已超越一个地理范畴
而作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范例
为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舞台留下鲜活注脚——
谁能掌握创新
谁就拥有未来
创新,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
未来,不是在前方等待来者的静态图景
而是奋斗者勇敢开拓的无限可能
面向未来
中关村一路向前,永不止息
记者:张漫子 王修楠
参与制作:实习生赵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