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科研大环境取得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十八大以后,变化非常明显。我2008年回国,之前18年在美国学习工作,刚回来时我还感觉到中美之间的科研环境还有差距,但现在感觉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有些领域已经颠倒过来了。
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的增长带来科技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现代科技是需要投入的,投入的增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助推器。
二是中国吸引了大批海外归国学者,现在国家高层次人才总量很大,人才资源给中国科技注入新鲜力量。
三是在软环境方面,中国的科研体制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的预聘制,积极鼓励青年人创新,还是新型研发机构这样更加灵活的机制,甚至科技企业的参与,比如华为、阿里巴巴的研究院等等,都给中国科技的软环境带来了新的力量。
我心中的中国科学梦想标准还是蛮高的,那就是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走向世界科技顶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非常具有创造力。我希望,在未来新一轮科技的新突破进程中,中国始终站在前沿,提及新发现、新突破都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当然,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觉得只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保持对科学研究的投入,政府和人民都对科学始终重视,可能在10年、20年内就会变得更好。
提一个比较具体的建议,就是建立科学研究容错机制。以前中国科研经费非常少,所以科研经费的使用就非常谨慎。但是,我们知道在科学研究上经常会有失败,要做顶尖研究,要做原创研究或者颠覆性研究,失败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鼓励冒险,也要容忍失败。
(监制:展鹏 杜文杰 记者:吴文诩、杨淑君、谢晗 摄像:韩磊 编辑:刘文敏)